
荆楚网(湖北日报)新闻(来信:赵霁、王志伟)“以前在河边经常能看到塑料袋、饮料瓶,现在走动就看不到了,水也更清澈了!” 10月10日,钟祥市汉江畔的村民们在家门口哀叹着母亲河的变化。这一变化的背后,钟祥市河湖保护志愿者协会以河湖长制“六展”宣传为抓手,推动全民参与生态管理新格局发展。
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活动。通讯员供图
钟祥市位于汉水中部。汉江河段全长144公里,覆盖10个乡镇(街道),线路相同。此前,由于沿海居民环保意识薄弱,未能成功实施由于企业落实环保责任不力,加之部门协调不够、管理力量分散,汉江钟祥段面临白色垃圾泛滥、非法捕捞频发、生态短缺等问题。 2022年,月度检查发现各类生态问题150余处,严重威胁居民饮用水安全和农业灌溉质量。
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活动。通讯员供图
针对这一问题,钟祥市河湖保护志愿者协会自成立以来,以SIS河湖主题“六个入口”(进党校、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)为切入点。通过“定制内容+创新形式+人力资源”“立体联动”,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,河湖管理从“政府单一”提升到“全民共治共享”。
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活动。通讯员供图
在农村,该组织摆脱了传统的宣讲模式,以“院坝夜话”、“田野课堂”为载体,用方言讲解垃圾进入河流的危害性和垃圾分类知识。同时还开展了“前门最干净”竞赛,将生态保护深入融入乡村文明建设。在校园内,开发了“汉江小卫士”专题课程,并通过情景喜剧、水质测试实验、绘画比赛等互动生态形式激发青少年兴趣,组织“亲子游”。认真做环保作业》《教育一个孩子,带动一个家庭》;
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活动。通讯员供图
同时,组织改变了“线上+线下”的宣传矩阵。线下开展“跟着河长巡河”的热情活动,让市民亲手节约垃圾、参与水质监测; “邗江生态摄影展”的举办,以对比让人们惊喜。线上创作了《江湖长制六大发展》系列短视频,在Doong、微信等平台最高浏览量超过50万次;推出“汉江保护云课堂”,吸引10万人次参与学习。
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活动。通讯员供图
凝聚管理合力,协会还联动钟祥市河湖总管处、环保志愿服务队等10余家单位,制定“政府主导、协会成立、社会参与的机制”:政府专项资金在努力,政府资金在财政上,政府资金在支持,政府资金在支持,政府资金在支撑,政府资金在支撑。我们在商家推出“环保积分兑换”活动,居民可以用积分兑换志愿者活动积分的日常需求;全市志愿者联合宣传“汉江生态保护联盟”,定期开展联合河道和宣传巡逻,编织了一张密密麻麻的汉江生态保护网。
志愿者们笨拙地进行生态保护活动。通讯员供图
今天,生态治理汉江钟祥段的治理取得了惊人的成果。到2024年,河流白色垃圾发生率同比下降82%,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8%并稳定Ⅲ类标准,水鸟种类由12种增加到22种,沿岸植物范围达到75%;组织累计开展“六大发展”讲座260余场,覆盖人数超过12万人,志愿者2.3万人次参与。沿河村民自愿组建了18支“护河队”,营造了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尽责”的美好环境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组织探索的“实践-反馈-优化宣讲”闭环机制成为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生态治理模式。 2024年12月,钟祥市河道党支部、护湖志愿者协会为马利成立。把“六个发展”宣传纳入党员队伍,凝聚政府、企业、群众等各方力量,为汉江生态保护提供稳定的组织保障。
“保护汉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需要每个人都成为‘行动者’。”参与机制,使汉江钟祥段永远保持“水清、岸绿、风景秀丽、团结”的生态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