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房里的“希望树”让术前时光升温
发布时间:2025-11-13 11:34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林琳、通讯员马瑶瑶)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阳春湖院区心血管内科病区宣传栏里,一棵特殊的“希望树”正在悄然生长。树枝上“挂”着彩色贴纸。每张贴纸都承载着患者对手术成功的祝福、康复的希望,或者是家人深深的鼓励。 “护士长,我明天要做房颤手术,请和我一起把我的愿望贴在希望树上。” 11月10日,武汉市中心医院阳春湖院区心血管内科病房的患者林阿姨(华姓)邀请护士长黄贤娜、床位护士张夏春在病房宣传栏的大泡沫板上写下自己的健康祝福。患者邀请护士长黄贤娜和床位护士张夏春一起在“希望树”上发布健康祝福。文章提供图片:56岁的L阿姨生活在青山区,一年前开始遭受恐慌。过去一周症状恶化。运动了一会儿,林阿姨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厉害。休息后不适并没有缓解,反而更加严重。他意识到情况不对,被紧急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阳春湖分院救治。经过相关检查,医生诊断林阿姨患有房颤。他的正常心率约为 70 次/分钟,最快时可降至 160 次/分钟。随后,林阿姨住进了医院心血管内科心房颤动中心。房颤中心专家为他制定了心脏射频消融治疗方案。武汉市中心医院阳春湖院区心血管内科病房有一棵“希望树”。手术前,患者或家属写下自己的愿望手术和身体健康写在心形贴纸上,然后贴在“希望树”上。前天早上,林阿姨在贴纸上写道:“感谢医生护士的努力,祝手术顺利,健康有福!”并邀请护士长黄贤娜和床位护士张夏春一起将其贴在“希望树”上。患者写下的美好祝愿。通讯员供图 这棵“希望树”的生长,来自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需求的细致洞察。心血管内科护士张夏春运用叙事护理技巧与患者沟通时,发现一名患有冠心病的76岁老人,尽管与医生多次沟通,但仍然害怕手术。张夏春从与家人交谈中发现,老人对医疗技术并无怀疑,但不好意思表达对医疗技术的心理恐惧。由于他的年龄,自动治疗。为了帮助老人平复心情,他创新创作了这棵“希望树”,并鼓励老人把自己的愿望写在“叶子”上。简单的仪式让长老们逐渐卸下了负担,顺利完成了手术。 “很多患者在面临手术时,他们的焦虑往往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。‘树树’帮助他们释放‘恐惧’和‘担忧’,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,让他们更有力量去面对。”护士长黄贤娜解释说,这种方法将心理咨询与叙事护理相结合,实现了身体和心理的“双重治疗”。如今,“希望树”已定期在病区推行。当患者和家属在手术前路过“希望树”时,常常会驻足。 “手术成功”“早日康复”等祝福写在脚上,树上不断生长的“叶子”成为“定心丸”为新收治的患者送上“一粒希望之树”——不仅是对患者的鼓励,更是灌输医患共同抗击疾病的信念。一张纸,一棵充满温暖的树。这棵“希望树”不仅承载着患者求健康的渴望,也是医患携手共建健康的有力见证。